您的位置:首页>健康讲堂>生活贴士

世界骨质疏松日: 防止骨松变骨折,打响骨骼保卫战

2017-10-19 18:57 阅读次数:16697

□文/康复医学科 张燕妮

  72岁的刘婆婆是家务能手,在家开开心心地打扫卫生,不小心脚底一滑,一下子坐倒在地上,顿然感觉腰部疼痛难忍,随即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其腰椎压缩性骨折。

  这样就骨折了?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在临床工作中还碰到有些人咳嗽或打个喷嚏都会骨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科欧海宁主任医师解释,其原因和刘婆婆一样,都是因为患上了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在这日子到来之际,广医五院康复医学科专家带您认识骨质疏松症,狙击这位“隐形杀手”,打响骨骼保卫战!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是慢性病,由于早期症状隐蔽,该病被形象地比喻为“冷酷的隐形杀手”。而当骨质疏松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会出现腰背痛、身材变矮、驼背、胸闷等症状。严重的腰背痛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

  骨质疏松有哪些常见症状?

  1.疼痛。腰背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疼痛仰卧位或坐位时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加剧,白天疼痛轻,夜间和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身高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骨量流失后容易压缩弯曲,形成驼背。老年人骨质疏松时脊椎椎体被压扁,身长随之缩短,像“变矮”了一样。

  3.骨折。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的常见部位是髋部、腕部和脊椎。骨折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导致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甚至长期卧床,进而合并褥疮和肺部感染等一系列的并发症。

  4.肌痉挛。有肌肉痉挛发生,俗称“抽筋”,多发生在双腿。

  尤需关心更年期女性

  女性在绝经期,内分泌发生变化,身体骨量的丢失速度达到之前的5倍。女性如果这个阶段不注意预防,到了晚年,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就增加了很多。这是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远多于男性患者的原因。

  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绝经后骨质流失加快,但骨质疏松症的出现通常在几年之后。所以女性在进入更年期时,应格外注重骨骼健康,早作准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不仅能改善更年期症状,还能有效延缓和减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很多妇女操劳了一生,年纪大了应获得更多的关心。

  五个补钙小误区,您中招没?

  面对骨质疏松,不少人的认识存在以下误区,您中招了没?

  误区一:缺哪补哪,喝骨头汤能预防骨质疏松。

  “老火靓汤”是不少广东街坊的最爱,美味的骨头汤也是不少人补钙的选择。但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不宜过多食用。实验证明,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骨头汤。预防骨质疏松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坚持喝牛奶,少吃高脂、高蛋白质的食物。

  误区二:多补钙等同于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治疗不应单纯地补钙,骨质疏松是因骨代谢异常造成的。 因此治疗需要综合全面,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误区三:我还年轻,不用担心骨质疏松。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峰值骨量。 峰值骨量越高,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越晚、程度越轻。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沾染上不良嗜好,经常挑食或节食,易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量减少,身体瘦弱,达不到理想的峰值骨量。因此,应及早预防骨质疏松,在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

  误区四:已经吃了很多防治骨质疏松的药,为何还会出现骨质疏松?

  这是对骨质疏松的一大认识误区。人到中年后,骨量的丢失是不可逆的。所以,临床上用的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只是减缓了骨量丢失的速度,并不能增加骨量。骨质疏松只能延缓,不能根治,人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误区五:身体没什么异常,感觉自己没有骨质疏松。

  有没有骨质疏松不能凭自我感觉,也不能等到腰背痛、“抽筋”甚至骨折才到医院诊治,因为骨质疏松症早期症状往往是不明显的。目前,双能X线吸收技术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能明确诊断轻、中、重度骨质疏松。所以,高危人群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

  健康的骨骼是我们要花一生去守护的宝贵“财富”,日常生活中,很多简单、不花钱的小方法,都能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打响骨骼保卫“持久”战,快跟着专家学起来!

  1.注意合理膳食,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

  饮食上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

  2合理的运动锻炼

  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常做载重式的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或稍缓和的运动如走路、太极拳、广播体操等,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

  3.老年人防跌与训练

  针对老年人或已是骨质疏松症的人。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如老年人可使用拐杖、居住环境保证足够的光照亮度、床增加护栏、浴室放置防滑垫等;在家中可长期进行肌力、肌耐力和平衡功能的训练,如静力性体位训练,坐位时直背靠椅,卧位时应平仰低枕,尽量使背部伸直,坚持睡硬板床。

同时,也要定期到医院做骨密度检查,一旦发现骨质疏松,应立即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

返回上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