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先进技术

运用血管通路新技术 建立透析“生命线”

2017-03-17 10:32 阅读次数:6324

□文/图 肾内科 王瑞鑫

      2017年2月28日,经过2个多小时左右的努力,广医五院肾内科完成首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型术,术后患者血管通路震颤明显,血管杂音响亮,标记我院首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取得圆满成功,为自身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建立透析“生命线”带来福音。

      这名身患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罗伯,在2012年诊断为尿毒症以来,开始建立左上臂自体动静脉高位内瘘维持血液透析治疗,但左上臂内瘘血管出现瘤管样扩张,且逐年增粗的趋势,导致内瘘回心血量明显增加,渐出现慢性心功能不全,活动耐力明显减低。近2个月,罗伯出现血压不明原因下降,来院透析前最低为74/46mmHg,经过透析超滤后患者血压反而可以上升至100/70mmHg左右,间断有阵发性快速型房颤发作,且罗伯在2月初透析后第二天出现内瘘血管瘤出血。

       针对罗伯的情况,广医五院肾内科严跃红主任组织科内医生多次讨论患者病情及下一步处理情况,考虑到罗伯的高位瘤管样扩张内瘘是引起患者反复出现心功能不全的主要诱因,需择期安排其进行高位内瘘结扎,但罗伯是长期透析的患者,合适的血管通路建立是患者能够较好维持透析治疗的首要因素,罗伯以前因为长期使用激素及CTX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他的外周血管条件较差,建立自体低位内瘘的可能性不大,右手自体高位内瘘又可能再次加重心脏负荷引起患者心功能衰竭,最终决定为罗伯行左前臂高位内瘘结扎并行右前臂人工血管内瘘成型术。2月28日上午肾内科成功的为落实实施手术,手术过程顺利,人工血管内瘘通畅、震颤感明显,术后无心衰发作。

       人造血管内瘘是透析患者第二首选的血管通路,但对自身外周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而言,人造血管内瘘又是最优选的血管通路。在我国,随着透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存活时间延长,加之高龄、高血压血管硬化、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因素导致患者自体内瘘建立困难,人造血管内瘘技术需求将会日益增高。此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血管通路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院将运用更多先进和成熟的手段为透析患者的生命及透析质量保驾护航。


返回上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