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精神(心理)科 李彤晖 莫煊
阿瑜的母亲75 岁,有一天阿瑜和母亲一起吃饭,吃着吃着,母亲突然说:“阿瑜啊,叫你妈妈来玩呀!这里也蛮好的。”阿瑜愣了一下,说:“那你是谁的妈?”“我?我么……”她不说话了。近2 年,阿瑜感觉母亲记忆力日渐下降,但听到这样的问话突然有种心碎的感觉。
近日,广医附五院的心理科门诊出现了这样的老人:他们思维混乱,开始忘记各种近期发生的事情,外出找不到回家的路;有时甚至错认家人;总在猜疑身边东西被人偷了,其实是自己放在某个地方之后却忘记了;垂暮之年却怀疑老伴搞外遇;原本性格温和的老人突然变得脾气暴躁,和家人关系越来越差;开始出现妄想,总觉得有人要迫害自己。
或许我们不了解阿尔兹海默症,但是生活中,我们可以切实感受到,老人有时可能会的丢三落四,爱迷路,喜怒无常,胡乱猜忌,往事历历在目,近景一片模糊……老人们常自嘲为“老糊涂”,感慨“人老了,不中用”,家里人也常常认为这是自然衰老,甚至抱怨“越上年纪越爱耍小性子”。其实这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表现,俗称“老年痴呆症”。
一位名为威廉的美国画家在1995年被确诊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此后,威廉每年都会完成一幅自画像,记录自己的变化。从下面威廉五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病魔对一个人的蚕食和影响。
每个人都要面对年龄老去的烦恼,而阿尔兹海默症,更像是老年的一记噩梦,不仅对患病者本身,对他身边的照顾者也是如此。如果自己的亲人患上的阿尔兹海默症,和他们相处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面对走失:为患者戴上“黄手环”或防丢牌。阿尔兹海默症最大的特征就是会逐渐丧失记忆。因此从确诊的那天起,我们就应该为患者准备一个带有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的“黄手环”或挂在脖子上的防丢牌,这样即使患者走丢了,也有可能被好心人或者警察发现,通过黄手环上的信息,及时送回。
2、用细心和耐心对待患者。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有时可能会出现情绪激动和攻击性行为,通常这种情绪只是一种发泄而并没有针对性,因此这时我们应该多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导致激动情绪的原因,温柔的去对待。同时少关注行为,因为他们此时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患者出现猜疑,不要急于否定患者,要顺着患者的意思,表示理解,并予以安慰。
3、照顾者自我的情绪调整。面对患者病况的毫无起色可能会丧失信心或者过度责怪自己,作为照顾者要经常记得告诉自己“我只是在帮助患者更好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自己已经做到所能做到的最好了”。其次,要学会及时发现并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如果有困难要及时寻求身边人或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不要自己一个人硬撑。
4.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的人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改变,而作为陪护的家人、朋友往往是最早发现异常变化的人。在发病早期如果及时进行一些干预治疗,可以帮助老人恢复一些日常行动能力或者减慢认知功能衰退速度。所以当我们注意到家人有记忆力下降、精神和行为的异常,应该带他尽早到专业的医师那里寻求帮助,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如果有兴趣或者需要深入了解更多阿尔兹海默症的相关信息,可以观看我们推荐相关影视作品:电影《依然爱丽丝》、电影《明日的记忆》、纪录片《被遗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