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讲堂>生活贴士

孩子的“小红花”,怎么送才最有用?

2021-01-12 23:04 来源:心理(精神)科 阅读次数:2962

2021年第一部爆款电影,非《送你一朵小红花》莫属。“小红花”是什么?影片中马小远给韦一航画上了一朵小红花,说:“奖励你人生第一次积极主动。”在这里,小红花是一种象征,是肯定、认可、奖励的象征。

“小红花”代表的奖励机制,被广泛运用于教育与培养孩子中。广医五院心理(精神)科专家表示,在巧妙的时机送上“小红花”,可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时满足”教育

在儿童方面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实验。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让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单独呆在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糖。然后告诉孩子们可以马上吃掉糖,或等研究人员回来后吃的话,还可以再得到一颗糖做为奖励。

研究人员通过单面镜进行观察,发现有些孩子只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迫不及待地吃掉了糖;有些孩子很有耐心,还想出各种办法拖延时间,比如闭上眼睛不看糖,或自言自语、或唱歌、讲故事……这些孩子通过转移注意力,顺利到研究人员回来后吃到了两颗糖,他们被称为“延迟满足者”。

延迟满足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习得,是人的一种自我控制能力,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调整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克制欲望,抵制诱惑,有计划性和执行力,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

曲解的延迟满足,可能适得其反!

近年来,延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受到不少家长的追捧。家长们认为,如果从小时候就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让孩子学会等待,将享乐推迟,先完成自己的目标,有利于自律能力的形成。

广医五院心理(精神)科专家表示,曲解的延迟满足,可能会让教育适得其反。近日,90后父母“抱臂围观式育儿”就上热搜。错用的延迟满足,甚至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如何才能科学的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呢?最后,广医五院心理(精神)科专家教您几招。

1  将等待培养为一种习惯

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些固定的生活习惯:三餐吃饭时间、讲故事时间和玩游戏时间等。只有到了时间才能去做某些事情,不到时间就需要去等。同时,父母一旦开始设置时间上的规矩,就要坚持这些规矩。

如果对于太小的孩子,还不能明白时间和等待的含义的话,家长可以进行具体化,如“等我们先把这些事情做完了,才能吃饭”,“等我们把东西整理完了,才可以开始讲故事”等。但切记不要让孩子用等待来换奖励,去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容易适得其反。

2  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培养延迟满足能力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承受能力,需要循序渐进,不能太过着急。不要期望孩子一开始就能等待很长时间。这个要看看孩子的具体年龄,年龄越小,建议等待的时间越短。最初的等待时间不要过长,否则,会让孩子感觉难度太大,就容易放弃了。如果孩子能够在等待的时间里不吵不闹,再考虑慢慢酌情增加等待的时间。

3  将等待的过程变得更有趣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表现好,或者有进步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代币法来鼓励他们,比如可以给一个小红花贴纸等等,然后告诉孩子,小红花积累到一定数量的话可以满足一个大愿望等。孩子每次获得星星,到实现愿望的过程,就是一种等待。

每次给予小红花奖励的标准一定要统一,不能随意降低标准或提高标准。让孩子习惯在等待中获得满足,慢慢学会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控制愿望。

4  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面对孩子想要一件东西或者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不是只有 “同意”或“拒绝”两个选择。父母还可以通过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比如可以这么和他说——

“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件玩具,但这不在我们计划之中。你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想要买这个玩具吗?如果我们觉得确实很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商讨什么时间给你买。”

言传身教

延迟满足最大的言传身教,就是父母,这是孩子最终能够模仿的最核心的东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如果父母也能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他对孩子的要求将会更具有说服力。相反,如果父母自己做事就是没有原则性,与教育初衷相背而行的话,就很难对孩子起到约束作用。


心理(精神)科咨询电话

020-85959252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心理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情感障碍与神经再生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理事、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对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和更年期综合症等拥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擅长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诊治及心理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三专家门诊;周日下午特需门诊。

广东省心理健康促进会会员,广东省心理学会会员,广东省红十字救援队队员,广州医科大学教师,顺德市母婴促进会兼职心理健康讲师。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和正念减压训练解决情绪问题。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全天,心理咨询与治疗门诊。

返回上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