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四岁半,说话奶声奶气,发音很多都不准,比如吃饭说成吃换,踢球说成低球,哥哥说成的的……特别是语速快的时候这种情况会更突出,在幼儿园与老师同学交流时常常不能被听懂,课堂上常因此被老师重点关注。我时常纠正他发音,他怎么也说不对……”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科的语言吞咽治疗室(ST)接诊了一个小患者。正在幼儿园中班读书的小栩是一个4岁5个月的男孩子。自从小栩上了幼儿园,掌握的词汇量渐渐增加,家长和老师就发现小栩发音不准、吐字不清,原以为孩子的“大舌头”会慢慢好转,但是这么长时间也不见改变,反而更加明显,更令他们担忧的是,孩子学习和社交的积极性都因此受到影响。
家长先后带小栩去口腔科、耳鼻喉科,孩子的听力、舌系带、口腔器官都没有异常。在别人的推荐下,小栩爸爸来到了广医五院康复医学科的语言吞咽治疗室看诊。
ST治疗师接诊了小栩,经过评估,小栩智力、听力、构音器官正常。接下来,st治疗师深入对小栩的构音情况进行评估发现,小栩的情况属于典型的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
什么是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是指患儿的构音器官无形态异常和运动机能异常,智力、听力在正常水平,语言发育已达4岁以上水平,发音错误已经固定化,但找不到明显原因的构音障碍。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是临床常见的语音障碍,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目前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构音动作技能的运用,语音的听觉接受、辨别等有关系。通俗一点讲,【构音】即俗称的【发音】。舌、唇、下颌、软腭、喉是构音的主要器官,构音器官通过精妙而细微的相互配合,以达到正确的发音。功能性构音障碍可以理解成孩子掌握不到发音的位置,比如“g、k、t、d”的音,舌头放置的部位不同,但是构音障碍的孩子确很难分清。语言治疗师会根据孩子错误的构音方式进行训练指导,孩子很快就能掌握正确发音。
根据小栩的评估结果,ST治疗师给小栩制定了针对口肌训练和构音训练两大方面的治疗方案,治疗室与家庭训练相结合,逐步矫正小栩的发音。
家庭训练
除了专业治疗外,在家中,家长还能与孩子开展一些家庭游戏,训练孩子的发音能力。
1、唇舌力量训练:多让小朋友用吸管吸吮饮料,也可以让小朋友用转圈的饮管或吸吮较粘稠的东西如(如乳酪、奶昔等) 以增加吸吮难度。
2、唇周力量训练:跟家长玩亲亲游戏,吹泡泡,吹喇叭等。
3、咀嚼力量:让小朋友用大牙咀嚼质地较硬的食物,如饼干、肉干、鸡腿。
4、口腔感觉刺激:自制不同味道的冰棉签进行口腔刷擦。
方法很多,家长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创造更多玩法。
是否孩子说话不清晰就是构音障碍呢?各位家长不用太担忧。1-3岁的孩童正在牙牙学语,奶音重,吐字不清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孩子4岁以后,说话仍一直口齿不清,就要引起注意了。4~6岁是构音纠正的关键时期,建议带小朋友到医院检查确诊,并进行构音训练。
刘剑秀,言语治疗师。从事康复工作十余年,擅长脑卒中、脑外伤、痴呆、口吃等疾病引起的各种成人语言障碍的评估与治疗。尤其擅长脑瘫、孤独症谱系障碍、口吃、精神和语言发育迟缓引起的各种儿童语言障碍的评估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