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讲堂>生活贴士

铲屎官必看 | 撸猫逗狗时,小心这种细菌作怪!

2022-07-18 18:34 阅读次数:7432

喵星人,汪星人给“铲屎官”们带来不少快乐,抚摸成了主人们向萌宠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尤其撸猫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爱好。但撸猫逗狗时,也要小心谨防被不幸抓伤咬伤。

铲屎官必看:

近日,广医五院就收治了两位不幸“中招”的患者。广医五院医学检验科彭亮主任提醒,在和这些“小可爱们”亲密接触时,可能隐藏着一些可怕的病原体。

猫狗咬伤后

她们的伤口竟开始溃烂

王阿姨在4天前,被家里的小猫咬伤右小腿后,伤口处疼痛还伴有明显的局部红肿。简单处理伤口后,王阿姨就没当一回事,以为伤口慢慢会痊愈。结果情况却正好相反,几天后,阿姨的伤口越来越严重,不仅伤口难以愈合且不断扩大,肿胀也一直消不下来,且时常有血性脓液渗出,……害怕的王阿姨赶紧来到广医五院就诊。

在入院的体格检查发现,阿姨的腿上已有多处约0.2cm×1cm大小、深约1.2cm、细长的黄黑色腐肉伤口,清除腐肉后,还可以看到大量偏黑色血液流出。

这是怎么回事?医护人员赶紧将王阿姨的取样送往医学检验科进行检查。

通过进行血、尿、大便常规、炎症因子、肝、肾功能、电解质结果等常规检查后,王阿姨的一系列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

而在另外一组检查中,医护人员找到了问题所在。

王阿姨的伤口分泌物被送往医院医学检验科微生物组培养,发现血平板上有中等大小、不溶血、呈灰白色、光滑、湿润的菌落生长和革兰染色为革兰阴性短杆菌,通过飞行时间质谱仪鉴定结果为“多杀巴斯德菌”。

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青霉素敏感,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红霉素耐药。根据检查结果,医生针对性的为王阿姨进行头孢曲松抗感染,并结合清创、引流治疗后,很快王阿姨的伤口就止住了扩散并明显好转。

无独有偶,另外一名李阿姨也在一天前被狗咬伤后右边小腿。李阿姨的症状与王阿姨十分相似,在最初的出血和剧烈疼痛后,逐渐出现小腿肿胀、局部皮肤破溃、多处皮肤缺损的症状。在来广医五院就诊后,通过医学检验科微生物组的检查发现,果然与王阿姨一样,是“多杀巴斯德菌”在作怪。                                     

科普时间

作怪的“多杀巴斯德菌”

究竟是啥?

众所周知,被动物咬伤后可能会感染狂犬病毒。但其实,由于引起咬伤伤口感染的细菌主要来源于动物口腔,48% 的犬咬伤和 63% 的猫咬伤感染伤口分离出需氧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犬咬伤感染伤口分离出的主要细菌是犬属巴斯德菌,而出血败血型巴斯德菌是猫咬伤感染伤口内最主要的菌种 [数据来自《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多杀巴斯德菌归于巴斯德菌属(Pasteurella),这种菌属有十余种细菌与人类疾病相关:多杀巴斯德菌(P. multocida),又称出血败血型巴斯德菌;溶血巴斯德菌(P.haemolytica);嗜肺巴斯德菌(P.pneurnotropica);犬巴斯德菌(P.canis);产气巴斯德菌(P.aerogenes);鸡巴斯德菌(P.qallinarum);贝氏巴斯德菌(P.beffgae);达可马巴斯德菌(P.dagmatis);明立巴斯德菌(P. tomatts)等。

其中,多杀巴斯德菌和溶血巴斯德菌在临床上较常见。

三伏天里,谨慎“撸猫逗狗”

多杀巴斯德菌一般以家禽和野生动物作为宿主,常常寄生在宿主的肠道和呼吸道当中,当患者被动物(如猫、狗)咬伤后容易发生感染。

感染多杀巴斯德菌后,患者伤口会出现红肿、压痛、流脓等症状,部分患者在伤口红肿部分还会呈现青紫、花斑状的改变。感染后,严重的患者会引起肺部感染甚至导致菌血症,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有些婴幼儿还可能引起婴幼儿细菌性脑膜炎。

三伏天里,天气炎热,满身毛的宠物也容易烦躁,一向温顺的猫猫狗狗也有可能做出过激行为,加之人们穿着清凉,被咬伤抓伤的可能性变得更高。

近年来,有关猫、狗咬伤后感染 “多杀巴斯德菌”的病例时有报道。因此建议“铲屎官们”要做好宠物的清洁和卫生饲养工作,定期为“主子们”打疫苗和洗澡清洁,并定期清理排泄物。

如果不幸被猫狗等动物咬伤,需立即挤压伤口至出血,然后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并进行消毒和彻底清创。被宠物咬伤后,建议尽快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未能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者,也应抓紧补种。若出现创口面积增大,红肿明显,疼痛明显,愈合慢或有加重趋势等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广医五院医学检验科微生物组

配备了布鲁克飞行时间质谱仪、梅里埃Vitec-2鉴定/药敏系统、梅里埃血培养系统、IGL-800全自动真菌/细菌动态检测仪、徕卡荧光显微镜等先进检验设备。人员组成包括主任技师、博导1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3名,初级检验师3名。先后主持微生物感染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广州市卫健委一般引导项目等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在Gut、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Journal of Enzyme Inhibition and Medicinal Chemistry、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本文两个案例分别由康复医学科秦曦医生和骨科贺毅医生提供。

职称:主任技师、教授。

彭亮,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检验科主任。入选“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第一批)、“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广州市青年后备人才”,擅长领域为分子及微生物检验。

返回上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