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是第十五届“世界卒中日”。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老百姓俗称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名脑血管意外。
中风后就不动了?错!
患者觉得脑中风是大病,要卧床静养,害怕活动引起血管破裂等并发症。中风患者因为有功能障碍,完成一些日常行为活动有一定困难,所以不愿意动,或者对家属产生依赖心理。而且患病后,家属都希望能竭尽所能地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或帮助他们完成一切的日常行为。比如,给原本可以自己吃饭的病人喂饭,不让病人自己拿东西等。实际上,这都是中风患者康复的“大忌”。
主动的运动才能帮助肢体瘫痪后的康复,促使患者更快恢复生理功能。因为主动运动可以活跃中枢神经系统,调动身体各器官的功能运作。若患者活动太少,不仅会造成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体能逐渐下降等众多问题,更重要的是错失功能康复的良机,使肢体功能的恢复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尽早地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并开始主动康复训练,才能让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生理功能。
中风后,下定走路越早越好?错!
是否可以下地走路,是衡量康复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也是患者和家属最迫切的心愿。因此,很多患者在意识清醒、病情稳定后,便急切地在家属的搀扶下开始了下床步行。
首先了解一下脑中风患者的恢复原理—“大脑的可塑性”,大脑的因为脑卒中出现一部分损伤后,无法正常工作后,将会由其他部分“接管”它的工作来进行身体功能的恢复。
因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量的运动训练其实是在帮助大脑重新建立运动模式的“档案”,将运动方式记录下来,逐渐调整为生活所需要的功能,是大脑重新学习的一个过程。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和其家属急于求成,认为能下床步行就是好的,就能加快恢复,反而会酿成大祸。
这里过早地步行是指患者在并不具备正常步行的条件下过早地去进行步行训练,这包括在下肢肌力不足(脚不够力)、肌张力过高(脚过度僵硬)、无法保持平衡等等一系列异常因素进行的步行,这些错误的步行方式,一样会被大脑“习惯”“学习”下来,建立一个错误的“档案”,影响了以后的步行。
大脑的可塑性是大脑恢复功能的基础,帮助患者恢复,但如果不能正确引导, “习惯”了错误的步行方式,不仅难以纠正、无法改善,甚至会导致患者以后都只能用这种错误的步行模式生活,遗憾地失去了回归正常生活的机会。
正确的步行
想要正常的步行收到很多条件限制,除了包括力量、平衡、协调等,还包括各个关节的控制、各个肌肉的力量、还有患者对各个部分的协调等等,而且不同患者的情况不同,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分析,无法一概而论。作为患者和家属,最重要要先做到这两点:
1.家人应多给予心理支持
对中风患者而言,树立一个强大的内心十分重要。家人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帮助与支持,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疾病,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
在脑中风的康复过程中,要认真听从医生和治疗师的意见,配合康复治疗。如果需要进行自我康复训练,也需要在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下,定下合适患者的自我训练方案后,再进行安全、正确、有效的自我训练。
擅长脑卒中早期康复,pnf技术,龙氏正脊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