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媒体动态>文字报道

【广州日报 健康有约】冬至到,这些养生要诀快快GET起

2018-01-04 14:58 阅读次数:13793

□医学指导/中医科 王素玲中医师 □通讯员/办公室 肖颖

  今天是冬至。在一年的24个节气中,这可是个大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到南回归线,是我们所处的北半球日最短、夜最长的一天,自然界“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所以古人说“冬至一阳生”,阳气开始萌动。

  民间素有“冬至补一补,一年精气足”、“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这个时节,从穿衣御寒到饮食起居和运动该怎么根据节气做调整?有约君找来中医师一一为您支招——

穿衣三个小窍门 穿出舒适“微气候”

  冬至过后,连着小寒、大寒,大冷天最佳御寒方案是正确穿衣并不是穿得越厚越保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王素玲中医师教你,要想穿出舒适“微气候”,有这几个窍门——

  窍门1:注重保暖、舒适

  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如羽绒服有一定的厚度,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两者保暖性不错,能让人“既有温度,又有风度”。

  冬天天气干燥易皮肤瘙痒,穿着上应尽可能选择纯棉、真丝等不易产生静电的内衣、内裤、衬衫等。不宜穿过厚过重的衣服,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长时间穿厚重衣服可引起关节酸痛、乏力。

  窍门2:不高不紧

  领口过高或使颈部活动受限,过紧则可能对颈部血管有一定压迫,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需要影响气血运行。此外,寒冬里血管收缩循环相对较差,袖口、裤腿、袜口等不宜过紧,过紧或可影响静脉回流,严重的甚至可导致下肢肿胀、发凉,增大静脉血栓的风险。

  窍门3:头防风,脚防寒

  头常外露,热量散失多。在热量散失的同时,风寒极易乘隙通过头部侵入人体。另外,“寒从脚起”,人体十二条经络有六条起始或汇聚于脚部,如果不注意脚部保暖,寒邪则易通过经脉侵入人体。因此外出时要时刻注意头和脚的保暖,最好戴帽子、围巾,穿棉布鞋、棉袜等。

起 居

  要点1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良好的睡眠是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中之重。冬季寒冷,睡眠条件和睡眠质量均受影响,作息规律可适当调整为早睡晚起。

  《黄帝内经》中讲冬养生,提到起居方面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毛湄说,这个“晚”是以太阳升起的时间为度,即所谓“必待日光”,并非赖床不起。现代研究也表明,冬天的早晨在冷高压影响下,地表气温低,大气停止对流活动,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停留在呼吸带,过早起床外出反而会身受其害。

  为保证睡眠质量,王素玲提醒睡前应保持情绪平缓,不要过度娱乐或是进食、喝茶,以免增加胃肠负担或使中枢神经太过兴奋,影响睡眠,甚至易至失眠。

  要点2 搓手晒背 防感冒养阳

  张竞之认为,进入冬至寒冷时节,经常搓手有助预防感冒。他从中医的角度解释说,人的手上有劳宫、鱼际、合谷等重要穴位,可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逐渐兴奋起来,刺激位于双手拇指根部隆起处的鱼际穴则有助于疏通经络、增强呼吸系统功能,对预防感冒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大冬天,经常在阳光下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防止寒邪通过背部侵入体内诱病。

运 动:宜轻松平缓 活动量别太大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王素玲建议,冬季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每天行走一万步等户外运动,以及高温瑜伽、游泳、普拉提等室内项目都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户外温度较低,容易感冒,软组织容易拉伤,所以户外运动前一定做好热身运动。空气干燥,户外运动者皮肤更容易干燥缺水,皮肤的补水必不可少。不过,灰霾严重时,应暂停户外活动。


2017年12月24日广州日报A12健康养生版

2017年12月22日健康有约微信公众号

返回上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