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先进技术

现实版“拆弹专家”!内瘘“傍上”动脉瘤,广医五院专家硬核“拆弹”!

2023-03-10 10:42 来源:肾内科 阅读次数:3326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同时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并发症正日益成为透析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这其中,动脉瘤就是动静脉内瘘常见的并发症。

动脉瘤不仅外观“魔性”,而且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部分动脉瘤有时还会危及血管通路甚至患者的生命安全,可谓是随身携带了一个“不定时炸弹”。

近日,广医五院肾内科成功为一例内瘘动脉瘤的患者实施了手术,顺利为内瘘血管“拆弹”,重塑患者“生命线”。

陈叔是一个已有1年多透析史的患者。2022年7月,他被诊断出右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闭塞,进行了左上肢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成形术后,一直以来都规律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然而不久前,陈叔因AVG流量欠佳,进行了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但治疗后,内瘘穿刺出现局部膨隆并快速增大,被诊断为左前臂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

慌张的他在别人的介绍下,来到了广医五院肾内科就诊。检查发现,陈叔的左前臂AVG可触及血管震颤,可闻及血管杂音,近肘关节处可见一直径大小约75px的瘤样扩张。血管B超提示,移植物动静脉内瘘见假性动脉瘤形成。考虑到陈叔的假性动脉瘤是因为人工血管破裂形成,破口长达2公分,宽近0.5公分,存在较高的感染及破裂出血风险,需要尽快接受手术治疗,拆掉这个“不定时炸弹”。

经常做血透的朋友可能知道,绝大多数肾友都是在“内瘘”上打针做透析,“内瘘”就相当于血透肾友的“生命线”,一旦内瘘血管狭窄或者血栓,正常的体外循环难以维持,毒素就会在体内积聚,这对患者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伤害。

为了迅速打通陈叔血透“生命线”,广医五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团队为他定制了一个“拆弹计划”。经过充分的术前沟通与准备,肾内科血管通路团队为陈叔成功施行了左前臂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切除+血管修补术。

术中行臂丛神经组织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后,于AVG假性动脉瘤两侧分别行50px手术切口,分离出人工血管,并使用动脉夹分别阻断近心端和远心端血流,术中使用肝素钠2000u静脉注射以抗凝。

接着沿假性动脉瘤表面切开皮肤100px,切开假性动脉瘤,将血凝块冲洗干净后,暴露出人工血管一约50px纵行裂口。使用7-0血管缝线缝补人工血管。缝合前尽量清除掉长在人工血管腔内的纤维组织和假内膜,直至人工血管的内壁能够显露再作缝合。

 

修补后AVG未见震颤,超声检查示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使用尿激酶40万u人工血管管腔内注射溶栓,溶栓后AVG可触及震颤,超声检查见血流信号可。

术后加压包扎伤口,定期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及AVG震颤声音情况。

术后,陈叔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中血流量、压力检测均提示正常,手术十分成功。此次手工拆弹不仅为患者节省了支架植入或者人工血管重置的费用,既能大幅度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又能保持人工血管的良好功能。

血管通路小知识

血管通路动脉瘤分为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两种。

真性动脉瘤

局部血管腔呈瘤样扩大,瘤体壁仍为血管壁。属于血管自身扩张,瘤壁包括典型的血管全层结构。真性动脉瘤多见于自体动静脉内瘘,肢体近端内瘘发生率高于远端内瘘,发生在头静脉者高于贵要静脉。其形成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① 反复穿刺引起血管壁局部瘢痕纤维化;

② 血管通路流出道狭窄或阻塞增加跨壁压力,加速血管壁扩张;

③ 管壁结缔组织异常及异常胶原组织沉积;

④ 湍流、涡流可刺激管壁发生重构。

假性动脉瘤

直接与血管腔相通的血肿,其外壁被纤维囊包裹,缺乏典型血管壁结构。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后出血,在血管腔外形成血肿,血肿通过破损的血管壁和动静脉内瘘血管相通,因而可摸及搏动,局部能听到明显的吹风样杂音,血肿壁为机化胶原蛋白膜。假性血管瘤多见于移植物动静脉内瘘血管,亦见于血液透析时穿刺误伤动脉或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后壁。AVG假性血管瘤,有时在血管壁破损处,往往可见到纤维组织呈葱根状长入血管腔内。因此,假性血管瘤和局部血管腔狭窄往往同时存在。

严跃红,主任医师,肾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内科规培基地主任,连续三年荣获岭南名医。

专业擅长:从事内科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着手建立了五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腹膜透析中心、血管通路中心,主持开展了肾活检穿刺、腹膜透析置管、高位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B超引导下动静脉内瘘Forgaty导管取栓术、腹腔镜下腹膜透析导管置入、DSA下中心静脉狭窄扩张及导管置入等新技术,为广东省评标专家库、广州市劳动力鉴定专家组、广州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专家组、医院危重抢救专家组成员。擅长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返流性肾病、梗阻性肾病,高血压及肾损害,糖尿病及肾病、系统性红包狼疮及肾病,高尿酸血症肾病等继发性肾脏疾病,以及心肾综合征、类风湿、痛风、急性中毒、血管炎等,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腹膜透析及透析血管通路并发症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肾病、血液净化技术。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7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社会任职:广州市医学会肾脏病医师分会副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肾脏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肾脏病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肾内科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女医生协会肾脏病及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务委员。

熊轩,主任医师,肾内科副主任,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

曾在日本昭和大学访问学习,擅长各种急慢性肾衰诊治,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狼疮肾病,慢性肾炎及其他各种免疫性肾病的诊治,熟悉糖尿病肾病,高尿酸肾病等各种代谢性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评估,建立,维护,如人工血管内瘘手术,超声PTA,血管通路杂交手术,血管瘤切除整形手术,假性动脉瘤切除修补术,DSA下血管通路支架植入术,中心静脉PTA术,长期导管更换术等等。熟悉继发性甲旁亢的内科及介入诊疗。2019年获得循道杯超声PTA广东赛区第一名。取得血液净化血管通路介入技术高级证书。

以主持人身份获得省市区课题多项,参与多项国自然,省自然课题。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第一作者5篇,第一作者文章总影响因子超过18分。北大核心期刊1篇,科技核心期刊7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肾病营养治疗手册≫第6版,第7版(2021年8月出版)中文译者之一。3次获得广州市医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对肾脏纤维化,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互联网+医疗、血液透析病人院外管理有一定研究。

社会任职: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血管通路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腹膜透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王瑞鑫,副主任医师,血液净化中心区长。

专业擅长:从事20余年肾内科及内科的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的诊治,对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风湿免疫相关性肾脏病等有丰富经验,手术技术精湛,擅长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高位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复杂动静脉内瘘修复术、人工血管内瘘成型术,B超引导下动静脉内瘘Forgaty导管取栓术、DSA下中心静脉狭窄扩张及导管置入、DSA下动静脉内瘘狭窄扩张术、超声下动静脉内瘘狭窄扩张术。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4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1篇。

社会任职:广州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运用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肾内科管理分会介入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液透析通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第一届体外循环设备工程与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返回上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