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五院人
当前,广州市正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医院党委的号召下,广医五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众志成城、白衣执甲、以身为盾,一边坚守医疗一线保卫患者生命健康,一边全力以赴冲锋在战疫最前线,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以血肉之躯,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筑起了护佑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
不用征集就已集结
时刻准备的“五院力量”
医院党委启动应急机制,连夜、连续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同时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下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形成“上下一盘棋”的疫情防控格局,全院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同向同力,全力以赴狙击来势汹汹的疫情。
按照上级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在医院党委领导班子的有序调度指挥下,精锐部队精干力量尽出,在院内院外多维出击,严密防守,在方舱医院、高风险区、医院大本营中,五院力量始终闪耀在战疫一线,为驱散疫情雾霾不懈奋斗着。
不打无准备之仗,时刻准备着。医院党委提前谋划,以党支部为单位组建核酸采样梯队,在保障正常医疗服务有序开展的情况下,各核酸采样梯队枕戈待旦、闻令而动、迅速集结,10月-11月期间共组织35批次,3600人次支援南沙、花都、海珠、白云、天河、黄埔等区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采样量达1141万人次。
星夜兼程奔赴战场
方舱医院的“五院速度”
11月6日中午,广医五院接到组织团队进驻方舱医院的紧急任务,经过医院党委紧急布置后,在方舱医院分管院领导陈益民副院长、队长余冬冬的带领下,紧急集合、星夜兼程,与时间赛跑,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方舱的筹建工作,改造方舱内部设施、配置医疗系统、协调筹备物资、开展岗前培训、调配分配人力……11月7日,广医五院莲花山方舱医院正式开始收治感染者。
截至11月10日上午,我院共召集130名医护支援方舱医院抗疫工作,目前方舱医院工作正有序开展中。
勇敢“逆行”暖心守护
高风险区的“五院声音”
此外,医院还派出7批次共计100人的核酸采样突击队支援花都、白云、海珠高风险区。10月16日,花都核酸采样突击队在第一天出任务时,在连续7小时完成上门核采工作后,又接到新的任务。领队唐晓丹询问大家的意见,如果太累的可以留在社区休息,但却无人愿意“留下”,纷纷笑称“我们来,就是干活的!”队员们略做休整后,忍着酸痛的双腿,穿着依旧湿漉漉的手术衣,再次出发。收队时已然天黑,饭后大家分析第一天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组织突击队员粘贴核酸采样管等,为第二天的任务做准备,后续的工作,他们完成得越来越顺畅。
除了做好核酸采样工作,突击队医护人员还尽力为小区病患、志愿者提供健康服务。10月17日上午,在花都区新华街金华居委支援时,突击队员、肾内科岳亚医师在支援核酸采样工作时,还为感到不适的居委工作人员看病,工作人员因连续加班多日,在当天上午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岳医生及时进行问诊和查体,并提出治疗建议。
在疫情最为严峻的海珠高风险区,广医五院派出了32名队员组成海珠核酸采样突击队,不少的队员都有过援琼、支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高风险区、机场专班、负压车专班等抗疫经历,是一支经验丰富的抗疫队伍,其中还有7名队员是刚刚结束花都区支援任务迅速转战到海珠区战“疫”战场的。
麻醉科朱咏仪作为管理协调能力丰富的领队,全面负责着与社区对接,安排当日工作分配,安排新老队员搭配,为突击组成员做出最全面最安全最省力的计划,最有效最可行的协助。急诊医学科李彩华作为保障后勤工作的副领队,保障物资充足,落实每日工作所需。院感督导代蓓结束了花都支援任务后就立刻转战海珠,作为院感“大管家”,她时常嘱咐大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完成任务的同时确保自身安全。虽然工作繁重、压力大,但她总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不喊苦叫累,始终坚持在一线。在她们的共同带领下,采样人员拧成一股绳,工作中大家配合默契,互相帮助,互相提醒,齐心协力,确保每天采样任务顺利完成。
由于入户采样对象住所分散、楼层高,许多城中村握手楼比较老旧、没有电梯,突击队员一层层的爬楼,一户户筛查,做到一户不落;遇到有困难的住户,他们会帮忙记录下来,通知社区后续跟进。突击队员聂万峰在爬上7楼后,发现了一名身体虚弱的独居老人,在确认了老人生命安全后,他立刻联系志愿者和居委,协助将老人转运到隔离救助站安置,直到老人得到妥善安置后,又继续回归“扫楼”工作。他们当中有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也有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他们之间的每一个人,没有畏惧困难,没有怨言,全力以赴,完成入户采集工作,为疫情防控默默奉献着。
有付出也有感动,抗疫队员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与体谅,在忙碌的抗疫工作之余,暖心的一幕幕也在时常上演。
在白云高风险区里,有一户住着一对老夫妻居民,每天拄拐杖爷爷和坐轮椅奶奶都会早早的提前在门前等候队员们上门采核酸,据家属介绍,原来是爷爷奶奶怕医务人员穿大白长时间爬楼太辛苦,希望通过提前来等候的方式,为医务人员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希望用这点滴的小举动,一同配合抗疫工作顺利开展。
▲ 为了方便上门采核酸,队员们自创的“LV”(鞋套)百宝袋。
在花都高风险区中,队员刘宇和方培炫在为一处8楼住户采样时,一个5、6岁小妹妹说:“叔叔阿姨,我能给你们拍一张照片吗?”。他们不解的问她:“为什么呀?”。小女孩妈妈解释说,孩子喜欢画画,每天看到医务人员“重重包裹”的上门服务,就想为医务人员画一张“大白”图,记下这些瞬间。
老奶奶体谅医务人员辛苦积极的搬来休息的凳子;每天都在入户花园等待医护人员上门的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家;还有社区为医务人员送来的防寒打底衣和物资……一个个虽小但温情的画面,成为了队员们每天能量满满的加油站。平凡的工作因一句简单的谢谢和辛苦了,而变得不平凡。
“疫”散终有时
曙光必将至
全体五院人将全力以赴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